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這個也沒有那個也沒有



前兩天 Apple 發表了新的筆電,因為對它提不起太大的興趣,所以也就沒去細看規格,只是覺得變鏡面螢幕,外型做了些修改。
不看沒事,看得出來上面這照片少了什麼嗎?....FireWire (IEEE 1394) 不見了咧~
哇咧~有沒有這個麼誇張啊,當初 IBM 的不爭氣所以從 PowerPC 轉到 Intel 我覺得情有可原,反應還沒這麼大,但拿掉 FW 就真的想不透是為了什麼。
不再附線材(之前的電腦都有附轉接線,電話線之類的東西)
轉換到Intel(更新速度快,開發成本低)
不再內建數據機(用的人少,但我收發傳真很方便)
改用鏡面螢幕(增加鮮艷度和反差,但反光,輸出後色差,不能長時間使用)
所有連接產品必須另外購買,買是沒關係,但即然要這樣就弄個大眾的規格,不是咧,還自己搞個 Mini VGA ,Mini DVI 的怪規格
要買轉接頭還得向原廠買
到現在 Apple 一直強調的 FW 現在也被犧牲掉了
再也看不到一個家庭在家中用 MacBook 輕鬆的剪接出遊時拍的 DV,要用 iMovie 只能買高階的 MBP 或 iMac (照這樣 iMac 之後也會拿掉 FW )
而且還沒辦法轉接,也沒辦法擴充,沒了就是沒了

或許為了成本考量,但我也沒看到價格上有做什麼變動,售價也沒比較便宜
或許為了體積考量,但 Sony 的11吋筆電(VGN-TZ37TN/P),就是塞得進去那麼多而且還比較多,體積還比較小,台製的筆電還能放個擴充槽
加上現在的大量代工製造,Apple 品質不良率也跟著升高,硬體的品質和台製筆電差不多
我倒不覺得花了大筆錢買一台 Apple 是一個多正確的決定了

照這樣下去,如果 Apple 連 Mac OS X 系統都拿掉,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選擇 Apple

----
當一個產品開始想到商業利益,那原來的本質就會開始瓦解
我的第一代 iPod 只能接 FW =.,= 幹~